- · 《农业经济》栏目设置[05/19]
- · 《农业经济》数据库收录[05/19]
- · 《农业经济》收稿方向[05/19]
- · 《农业经济》投稿方式[05/19]
- · 《农业经济》征稿要求[05/19]
- · 《农业经济》刊物宗旨[05/19]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的适切性研究以湖北(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表2 湖北省专业学位设置类别与产业结构情况对照资料来源:各专业学位教指委官网及湖北省各高校研究生院网站。注:统计数据不包含驻鄂部队高校,但
表2 湖北省专业学位设置类别与产业结构情况对照资料来源:各专业学位教指委官网及湖北省各高校研究生院网站。注:统计数据不包含驻鄂部队高校,但包含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表3 2017年湖北省三大产业生产总值、贡献率及从业人员总数及比重资料来源:1.三大产业生产总值来源于李团中、邓智红编的《湖北统计年鉴(201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年版,第38页;2.三大产业从业人员,同上,第69页。
由于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学位类别差距过大,且工程硕士领域涉及最广,便将其分离出来单独统计。虽然工程硕士设置的8个领域覆盖了湖北省全部工业门类,但通过SPSS软件对2018年工程硕士分行业工业领域数量点与工业行业总产值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发现,二者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Spearman’s=0.133,p<0.05,N=8),表明工程硕士领域行业分布与工业领域的协调性较差,从结构方面表明工程硕士领域的设置并未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因素。由表4可知,在机械、土木水利、材料与化工领域设置的工程硕士数量与对应的以汽车制造、钢铁冶炼、石油化工为代表的传统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比例偏少,而与电子信息领域对应设置的以光电信息、物联网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比例偏多,表明全省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虽然顺应了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的发展趋势,但并未同频共振,这势必影响湖北省工程硕士人才与第二产业的良性互动。
(三)培养主体与产业层次:不相呼应
培养主体与产业层次相呼应是解决“层次该多高”的问题。一方面,产业层次的升级决定了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和培养主体重心的下移。随着湖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层次不断升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日益先进。同时,行业分工的细化和职业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对人才需求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据《2014年湖北省人才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报告》统计,“与2013年相比,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比例从4.3%增长到6.7%,对本科生的需求比例从39.9%下降到35.9%,表明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吸纳高学历和实用型人才”[15]。由表5可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数量和学位授权点均以部属高校为主。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无专业学位授权点,高职高专院校均无专业学位授权点。与地方高校相比,部属高校教育经费充足、师资队伍优秀、资源条件优厚。然而,学术性导向鲜明的部属高校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能否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性的内在要求,值得关注。另一方面,人才供给层次对产业层次具有反作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发明者,更是技术实践的应用者,人才层次若能满足产业层次提升的需求将助推产业层次进一步升级,提高产业链位次,增加经济效益;反之,则会减缓产业升级步伐。由于产业技术人员素质无法满足产业层次升级的需求,造成湖北省“农业深加工水平低、工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弱、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技术化进程滞后”[16],长期以来都是东南沿海省份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基地。
表4 2017年湖北省工程硕士领域设置数量、对应分行业工业总产值及所占比重资料来源:1.工程硕士分领域设置数量根据2017年湖北省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招生目录统计所得;2.分行业工业总产值来源于李团中、邓智红编的《湖北统计年鉴年(201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年版,第234页;3.工程硕士领域对应分行业工业关系根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的《工程领域支撑的主干学科参照表》划分。注:1.国家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对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设置领域调整为8个,本文按照最新统计口径进行;2.统计数据不包含驻鄂部队高校。
表5 2019年湖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类型、授权点与招生数量
(四)单位分布与产业分布:不相吻合
单位分布与产业分布相吻合是解决“布局能多优”的问题。一方面,主导产业分布是培养单位优先布局的重要依据。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单位空间分布更注重满足科研条件不同,专业型研究生更注重产业布局,这是由专业学位自身特性决定的。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使不同区域聚集成不同主导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主导产业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规模效应,即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整体配套效益的最大化,其构筑与发展需要大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决定了人才流动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培养单位优先布局主导产业有助于产业进一步聚集。大量研究证明,知识溢出效应会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因此,单位分布靠近主导产业可以最大效度地利用培养单位智力、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提高区域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附加值以及综合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巩固产业聚集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当前,湖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空间布局和产业空间布局不相吻合,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和授予单位聚集程度过高,分布不均衡,且新兴产业涉及较少。由图2可知,一方面,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授予单位主要聚集在武汉,分别占到全省的81.2%、70%,这会降低人才需求的有效性、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培养过程的介入性。同时,涉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的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较少,如以理工科见长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工程硕士领域主要集中在钢铁、汽车、石化等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涉及较少,很难满足拥有以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代表的国家级高新区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荆门、随州、孝感、鄂州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空白,再加上市场机制下人才流动的趋利性,很难吸引外地人才来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势必会进一步拉大与武汉、宜昌、襄阳的经济差距。第二,专业布局与空间布局不相吻合。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湖北省产业战略发展规划,黄冈、鄂州、黄石三地组成的鄂东转型发展区是承接国外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集中承载地和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典型示范区,而只在湖北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设置教育、体育、法律、社会工作等专业硕士授权点,无法支撑鄂东地区承接沿海劳动力密集企业,推动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升级。以恩施为代表的鄂西地区主要发展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而湖北民族大学并未设置旅游管理、农业、风景园林等与战略规划相契合的专业学位类型。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网址: http://www.nyjjzzs.cn/qikandaodu/2021/0730/1489.html